3月30日,美国政府发布《未来能源安全蓝图》。这份报告全面勾画了美国未来的国家能源政策,提出了确保美国未来能源供应和安全的三大战略,将对全球能源市场和能源行业以及各国能源政策产生重大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这份报告提出,美国未来的三大能源战略是:
第一、油气开发回归美国本土,确保美国能源供应安全。一方面扩大本土油气资源开发,增加传统能源供应;另一方面在清洁能源领域开展全球合作,引领世界开拓新兴能源供应。
第二、推广节能减排,削减美国能源消费。节能减排产品主要分为节能减排的交通工具和高效节能的住宅和建筑两大类,政府已出台并将相继推出新的政策措施以引导消费者主动使用节能减排产品。
第三、激发创新精神,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实施能源人才振兴计划,在清洁能源领域重返“创新”引领者的地位;激励民间资本投资,使民众在“能源独立”和“清洁能源”计划中受惠得益;最后奥巴马强调政府要发挥示范效应,率先使用清洁能源。
这份报告还详细论述了奥巴马政府为了克服某些挑战所做的努力和已经启动的项目,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扩大美国本土油气资源开发和生产是美国最重要的能源战略之一。2008年,美国进口石油1100万桶/天,奥巴马定下雄伟日程,到2025年减少三分之一的石油进口。报告提出,要实施安全改革、加强安全监管、注重安全开采。为加速美国本土的石油和天然气开发与生产,内务部已经针对海上租赁计划制定激励措施,包括缩短租期以鼓励尽早开发,对开采较好的公司予以租赁延期奖励、租金及特许权使用费方面的优惠。
发展清洁能源是美国能源战略的核心。按照奥巴马的说法,美国只拥有世界上2%的石油储藏,而美国消费了世界25%的石油。即使开采完美国拥有的每一滴石油,美国也将面临能源短缺问题。因此,保证美国能源供应安全的唯一办法是永久性地减少我们对石油的依赖,寻找方法提高能源效率,少用石油;发现和生产更清洁和低排放的可再生能源。报告提出要引领世界发展清洁能源,在未来25年里将清洁电力的比例加倍。具体包括在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发展清洁能源,通过“1603”条款扩大可再生能源生产,取消化石燃料补贴来支持清洁能源,投资ARPA-E项目突破清洁能源技术瓶颈,发展智能电网技术,致力于国际生物能源发展,研发“便携式生物燃料”[1],激发大西洋离岸风力开发潜力,促进电动汽车及汽车电池的研发,以及加大轨道交通建设。报告还提出要建立新的国际核能框架,以“核燃料租借”的方式使所有国家既能从核能受益,也能防止核技术和核燃料的扩散。
报告提倡要引导消费者主动节能减排,未来拟出台配套措施以支持这一行动。在汽车方面,设置新的燃油经济性标准和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在车辆使用年限内将节省18亿桶石油。在高级交通工具和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资,预测电动汽车电池成本在2009-2013年将下降一半。建筑能耗占能源消费的70%,“改进建筑能效”项目致力于在未来10年将建筑能效提高20%。发展“电动汽车友好型”社区,推广商业建筑和产品的“能源之星”计划,鼓励居民参与“HOME STAR”项目,享受折扣返还优惠活动,包括1000-1500美元的银星折让优惠,3000美元金星折让优惠等活动,降低购买节能设备的花费。
报告提出联邦政府要发挥示范效应,率先使用清洁能源。为了达到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联邦政府将会减少自身活动中的排放量,相当于少用101亿桶石油,从而节约高达110亿美元的能源开支。联邦车队中将加倍混合动力汽车的数量,在2015年实现100%的替代燃料车队配置。建设节省运营成本的高性能建筑,预计到2020年全新的联邦大楼将实现能源完全自给[2]。
“历任总统和形形色色的政客曾承诺实现能源独立,但至今尚未实现”,奥巴马在乔治敦大学发表演讲时说。此次新政他重提美国实现“能源独立”的计划,并为此设定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目标。但是,我们认为,推行能源独立以确保美国能源供应安全的做法不切实际,也是不可能做到的。美国自尼克松时期就试图实现能源独立,以后的多届政府也曾致力于解决能源供应安全问题,但都无法做到“自给自足”式的能源独立。
我们认为,美国不可能摆脱石油依赖,但却可以进一步降低对中东的石油依赖。当前,石油对美国的重要性依然是无可替代,但是美国不断调整着石油进口国的对象,逐渐降低对中东地区石油的依赖,石油进口主要来自加拿大和拉美地区。中东在美国大棋局中的地位下降将导致一系列后果,中国、印度这些高度依赖中东石油的国家以及中东国家本身将受到影响。
未来美国的能源政策将重点向清洁能源领域倾斜,并且从生产方和消费方同步启动多种项目,引导能源供应商和消费者主动生产和使用节能减排的产品和材料。依照《未来能源安全蓝图》所勾勒的能源前景发展下去,美国不仅可以摆脱自身对石油的依赖,还能引领世界发展清洁能源。不过,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清洁能源目前只能是辅助能源,而不可能成为替代能源。美国要实现宏伟的清洁能源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全文略。彭薇 编译;管清友 审校
0
推荐